免费热线:021-64208466
24小时服务热线:13671843966

首页
新闻中心
技术文章
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解决方案
走进官网
阿里商铺
匠心与传承 检测仪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匠心与传承 检测仪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17-01-09 15:27

  标准集团检测仪器资讯: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历史延续的血脉,是时间长河遗留的瑰宝,它理应被珍藏,值得被研究。而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入侵,当年轻一辈更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不愿意纪念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清明节”“重阳节”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也逐渐淡漠了,国家与民族凝聚力受到了严峻挑战。倘若文化遗传保护工作一旦中断,历史则将永远留下遗憾,这一记警钟,敲醒了正在沉睡的国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文化遗产的匠心与传承

  2016年1月,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在央视播出。Bilibili网站上,《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点击量接近200万,弹幕数超过6万条,一度成为热点话题。这部电影用一种更年轻与平实的视角望进古老故宫深处,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意外走红,让文化遗传保护重新进入了世人眼帘。

  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历史延续的血脉,是时间长河遗留的瑰宝,它理应被珍藏,值得被研究。到了现今一辈,却渐渐淡漠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入侵,让年轻人更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不愿意纪念我国传统文化的“清明节”“重阳节”。殊不知,在我们只顾着庆祝西方节日之时,属于自己的节日却险些被别国抢走。2013年“韩国端午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引起国人的一片哗然。事后虽然证实了“端午祭”不等于“端午节”,但为什么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不如韩国,我们的传统在韩国反而保存得更好,这点值得国人反思。当民族文化渐渐淡出,国家与民族凝聚力则会受到严峻挑战,这一记警钟,敲醒了正在沉睡的国人。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进展

  国际上发达国家已经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维系本土文化独立性的国家战略高度予以系统部署,例如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地中海地区文物认知与保护计划”,法国“国家级文化遗产研究计划”,意大利“文化遗产安全计划”和美国“拯救美国财富计划”等,纷纷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本国和本地区的科技规划或单独设立科技行动计划,将其作为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并将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视为国家“名片”,作为国际交往的润滑剂、助推器和竞争力予以重点部署。利用科技手段支撑和引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和策略,重拾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主流。这也催生了我国文化遗传保护工作的再次崛起。

  作为世界上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我国进入“十二五”以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七大创新成果开启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其中关键的部分便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研发系统装备,提升了专业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响应国家战略号召之下,日前,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规划提出,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我国将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检测仪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尽管“十二五”创新成果丰富,为“十三五”战略规划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显然仍存在着许多技术瓶颈等待突破,例如在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保护修复等关键技术领域,就急需科技创新作为支撑;文物保护修复病害检测、关键修复技术和材料,以及预防性保护相关技术的科技攻关等问题,仍旧是“十三五”工作展开的重点难点,未来将继续深入这一领域,做到专业、专精,终形成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发展格局,整体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此次《规划》要求着重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科技支撑能力,包括在遗迹遗物探测、文物信息提取、文物价值挖掘等方面,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等核心关键技术20项以上,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突破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便携式仪器及工具包、文物无损/微损检测装备、非金属文物探测器、水下文物监控浮标、水下蓝绿激光探测器、水下3D成像声纳、湍急水流条件的水下考古调查机器人等专有装备;形成相关方法、技术与产品等系列标准,建设30个高水平研发基地,大幅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重点领域持续创新能力。

  检测仪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离不开科学仪器的参与,检测仪器除了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生物、化学等领域有众多应用之外,同样适用于文物检测。尤其是20世纪中期“科技考古”学派的兴起,更是打开了检测仪器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展现拳脚的大门。以“X荧光光谱分析”为例,该技术可以对固体,甚至液体、气体中元素做快速定性定量的分析,对各材质的绝大多数文物如金属、合金、陶瓷、玻璃、玉石珠宝甚至书画、颜料、油画中的元素或微量元素含量做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在鉴定古物的年代、真伪、产地、制作工艺等方面有突出的应用。除了光谱技术以外,本次《规划》对于水下考古等方面也十分重视,强调基于激光、声呐成像、磁力探测等多种技术的研发;对于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研发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水质监测、土壤监测传感器的帮助下,更快速的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

  根据不同片区文化遗产的遗留程度,利用不同的检测技术等也是《规划》的特色之一,如川渝石窟重点保护工程,开展超声波、雷达和太赫兹等技术在石窟岩体稳定性评价方面的适用性研究;墓葬附属彩绘文物,开展辐照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纳米材料等在墓葬附属彩绘文物霉菌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可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国会更看重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尽可能发挥仪器的自身特色,为文物保留和修复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推动考古事业更长远的发展。

专业销售 | 织物抗静电性测试仪 | 感应式静电测试仪 | 摩擦带电测试仪 | 静电吸附测试仪 | 表面比电阻测试仪 | 表面点对点电阻测试仪

友情链接: 耐静水压测试仪 食品检测 百检网

工信部备案:沪ICP备09087680号-23